肩部疾病
冷凍肩(五十肩)
本文介紹了冷凍肩(又稱五十肩或沾黏性關節囊炎)的成因、症狀、病程階段,以及非手術與手術的治療方式。

林敬興 醫師
2025年07月12日

冷凍肩(五十肩)
『五十肩』又稱為『冷凍肩』也稱為『沾黏性關節囊炎』,民間亦稱為『五十肩』,好發年齡50歲左右會導致肩部疼痛和僵硬。 隨著時間的推移,肩膀變得更難移動。病人常見主述晚上睡覺痛醒、穿脫衣服很困難、關節活動受限等。
冷凍肩最常影響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的人,一般女性多於男性。此外,患有糖尿病的人患冷凍肩的風險增加。
1872 年,杜布雷(Duplay)學著是該病的第一位描述,並稱為“關節周邊炎”。1934 年,苛門(Codman)描述了此病的病因及稱為『冷凍肩:Frozen shoulder』,至今仍使用。1945 年,奈维舍(Neviaser)將其描述為“沾黏性關節囊炎”,即關節的關節囊因關節軟骨發炎而傾覆的病症。
『沾黏性關節囊炎』可能發現於 2% 到 5% 的ㄧ般人口中。40 至 60 歲的女性為最常見,而發生於 20-30% 的病例中。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心臟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會發生率較高。受傷或手術,心血管疾病和帕金森病人可能發生『沾黏性關節囊炎』。有些用於抗病毒治療的藥物的蛋白酶抑製劑與這種疾病的有關。有其是糖尿病患為最常見,比較常見於雙邊,發生在 10-20% 的糖尿病患者中。

冷凍肩(五十肩)症狀:
冷凍肩可能是原發性(沒有其它病因)或是續發性(有其他病因)。患者常抱怨症狀是『疼痛』及『肩膀活動範圍受限』。疼痛通常在肩部周圍,有時在上臂,夜晚天氣冷的時候,疼得更厲害。關節活動時,晚上睡覺或躺下時會更痛,嚴重者肩部無法活動,吃飯喝水都麻困難。平常側睡時若患側肩膀在下方也會痛得無法入眠,有時痛到影響日常生活。肩膀活動範圍受限,僵硬並手臂不能舉手,也會影響日常生活。除了上述症狀之外,患者也常會有肌肉無力、萎縮的現象。
冷凍肩三階段
症狀依三個階段發展:
第1階段 - 漸凍期:
疼痛惡化並且肩膀會失去活動角度。漸凍期通常持續6週至9個月。
第2階段 - 凍結期:
疼痛症狀輕微改善,但僵硬仍然存在。在凍結階段的4至6個月期間,主要是肩部的日常活動受限。
第3階段 - 解凍期:
肩部活動功能緩慢改善。完全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強度和運動通常需要6個月到2年。
冷凍肩(五十肩)治療:
治療主要目的是 『減輕疼痛』及『增加關節活動度及恢復功能』。
“原發性”可持續一到三年,但通常可以自行治愈。治療的關鍵是減輕疼痛,恢復肩部活動能力。控制疼痛并恢復肩部功能。然而,續發性的病因應該查出並治療,可避免不會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非手術治療
大多數患有冷凍肩的人通過非手術治療來改善疼痛和恢復運動。
非類固醇抗炎口服藥,肌肉鬆弛劑
肩關節擴張注射:注射大量的食鹽水與一部分的類固醇,以液體的張力及體積將沾黏的關節腔擴張,改善因沾黏造成的症狀。
關節內類固醇注射:一種強效的抗炎藥物,可直接注入肩關節。
物理復健療法
麻醉之下關節授動術:由經驗的骨科醫師來施行,雖然不是外科手術,但它們通常在手術室內進行。
微創關節鏡手術治療:
如果您的症狀沒有通過治療和其他保守方法緩解,則可能需考慮手術。醫生會討論您繼續使用簡單治療方法恢復功能的可能性,以及手術所涉及的風險。
手術時機通常在第2階段 - 凍結期,手術的目標是拉伸和釋放加強的關節囊,最常見的方法包括『麻醉之下關節授動術』及『微創關節鏡手術治療』。
『麻醉之下關節授動術』:
當此症己發展至第二、三期時,有些患者無法忍受疼痛及活動不便,可考慮接受『徒手授動術(manipulation)』即病人在麻醉下將肩關節做鬆動的動作,即將纖維化的關節囊拉開鬆弛。以快速恢復活動範圍但病人沒有傷口,此方法並不會使疾病更壞,之後再做復健可以明顯縮短病程。
『微創關節鏡手術治療』:
利用「微創小器械及關節鏡用微創手術」剝離沾黏的肩關節囊,立即可以增加關節活動角度。由於傷口小,疼痛感少,恢復快,病人通常滿意度均高。術後再配合復健運動,可快速回復正常的關節活動,提高生活品質。最重要的是能在疾病開始的早期,早點治療,才能迅速回復關節活動度,提高生活品質。
